【自煮練習】以雙手每天翻動:製作米糠漬茄子

【自煮練習】技能需要解鎖,需要練習,至成技藝,至整合成生活,屬於自己的新日常。此為食農欄目,由南涌廚娘介紹本地農產的煮法和製法。


南涌廚娘/ 靜怡
六年前開始走進村落重整生活,遊走於新界東北到新界至北的南涌,曾在土丘生活。喜歡種植、料理,感受食物、土地和身體的連結。與村裡村外的人互動,從勞動與休息間了解生活所需。希望透過味道,散播平安喜悅的種子,探索貼近土地、社區的生活方式。



「要好好記著這味道:糠床的第一道漬物 — 南涌茄子鮮咸和微微的酸,配上小兜教的紫蘇漬、一碗糙米飯,療癒身心的一餐。」靜怡在2021年夏末初秋後寫下。

那是靜怡最近的新實驗,也是新生活伙伴:來自日本民間傳統的「米糠床」。在打磨成粉的米糠中加入水和鹽混和,經乳酸菌發酵便成「米糠床」,再放入蔬菜醃漬一段時間,漬物即成「米糠漬」。「用本地農產已有營養,加上用米糠床整作,經乳酸菌發酵,我們食落肚的便是更多好菌。」善待身體,好好養護腸胃,是腸胃敏感的靜怡對食物的心思和執著。

這實驗原是靜怡參加的食農共學小組的新搞作。小組由麵包達人小兜牽頭,聚合了十多個食物研究愛好者,本著養護身體和科學求知的精神,不定期聚首,一起研究麵包和煮食,如製作無麩質(gluten-free)麵包、甘酒等。今次分享米糠漬製法的是曾到日本民宿家庭打工,遇上傳統米糠床而開始研究起來的小組成員貞老師。靜怡學到做法後,則選了來自日本農場的米糠、南涌自家種植和製作的辣椒乾、曬乾紫蘇葉、曬乾山檸柑皮,還有經生態友善食材網絡「土釀」購回的牛肝菌乾,和韓國昆布,來製作糠床。

靜怡指,糠床需要每天翻動一至兩次,好活化床裡的乳酸菌,「好似農夫要持續翻堆肥一樣」,期間可放入不同的時令蔬菜。電影《東京鐵塔》裡便有那麼一幕,是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,每夜攪動家中的米糠罈子,讓兒子早上都吃到醃醬菜;糠床是傳統與溫情的記認。至於香港的氣候太熱,米糠床適宜存於20-25度,夏天還是放雪櫃較安全。最初兩星期,味道會偏咸,慢慢地,糠床會隨手上的正常菌類及製作者放入的當茬作物而持續變化,逐漸豐富起來。是以糠床雖然得恆常照料,並非方便即食之物, 笠也是日本何以愈來愈少人繼承這傳統的原因,但精粹亦正在於,每個糠床總帶著製作者的痕跡,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
「聽說農夫要種出穩定的產量,是全年無休的。古人料理食物的態度也許同出一徹,而一盤好的糠床,甚至能代代承傳上百年。」2021年夏末秋初,靜怡把南涌茄子放進初生的糠床裡,她指,南涌茄子肉質結實而口感滑溜,漬後仍保留它獨有微微的甜味;縱向對半切較易入味。幾年之後,這米糠床會演變成什麼模樣,好讓仍在這城市的人吃得更舒服,有能量?靜怡和一眾乳酸菌都共同期待。

文/ 芷寧


材料

〔按貞老師指導的米糠床調配比例〕
米糠 400克
水 320克(80%)
鹽 48克(12%)

〔糠床調味〕
南涌 辣椒乾(辣椒有助防腐及增加米糠漬的香氣)
土釀 牛肝菌乾(個人喜好)
韓國 昆布(個人喜好)
南涌 曬乾紫蘇葉(個人喜好)
南涌 結青 曬乾山檸柑皮(個人喜好)

做法:

  1. 在米糠內逐點加入調開的鹽水,用雙手混和,將雙手的益菌帶進米糠內。
  2. 混合完成,可加入辣椒、乾菇、海帶結…. 以增加糠床味道。
  3. 首14天乳酸菌仍未足夠,所以味道只是死咸,可放些菜頭菜尾以作培養菌,可吃或不食用。
  4. 糠床適溫20-25度,香港氣候熱,宜放雪櫃發酵。
  5. 首14天,每3天換掉廚餘及每天翻動糠床,拌入空氣以利乳酸菌酵,蔬菜釋出的水份不但令米糠床鬆軟亦更能釋放出美味成份!
  6. 14日後,糠床一般已發酵穩定,就可以進行醃漬。
  7. 一般的蔬果醃12-24小時就可以,醃得過久的話,會變得過咸。

夏末初秋的時令蔬菜醃漬筆記:

  • 茄子:南涌茄子肉質結實而口感滑溜,漬後仍保留它獨有微微的甜味;縱向對半切較易入味。
  • 秋葵:漬後味道咸香爽脆,嫩的話醃12-18小時就可以。
  • 連皮厚切的南瓜片:米糠的咸香混合南瓜的奶香清甜,厚切可以醃24小時或以上。
  • 連皮微烤後的淮山:共學小組內盛讚的食材,正在實驗中。
  • 溏心蛋:可以醃48小時或以上,較入味。

【自煮練習】全本地的南洋風味:冬蔭湯茄子食譜

【自煮練習】技能需要解鎖,需要練習,至成技藝,至整合成生活,屬於自己的新日常。此為食農欄目,由南涌廚娘介紹本地農產的煮法和製法。


南涌廚娘 / 小樹
五年前由城市走入南涌,由零開始學習耕作、煮食、生活,慢慢與土地結下不解緣。從耕種重新認識食物,每天煮飯,都在驚嘆食物原味道的可貴。現為南涌廚娘 / 村民 / 伙伴。在南涌有頭家叫樹窿,不時開放「樹窿食堂」,希望大家好好食飯。


今年是竹頭下農夫第二年種茄子。大伙兒驚喜地覺得今年的成果茄味較濃郁,農夫B亦讚略帶甜味,不完全是純粹吸收其他食物味道的載體。口感方面,茄身厚實有肉感,較為耐煮,小樹和靜怡煮過都表示很適合炒呢,蒸煮後亦不至軟爛變形,切半蒸後茄身仍實在,稍加醬油已很好吃。靜怡最記得小樹有次煮了茄子炒雞脾菇,她幾乎分不到兩者,「茄子的肉質實淨得來又一定軟硬度 ,拍得住菇的嫰滑和結實」。

小樹平日煮食,盡量採用南涌自家農產,以及其他本地、有機、生態友善的農產。恰好竹頭下農夫今年有種香茅、指天椒;協會有棵十多年前由何叔叔種下的土檸檬樹,葉片全年可採;漁溏邊有種植南薑;社區內另一位友好農夫結青,其果園亦有種植一批芸香科柑橘屬果樹,包括青檸。遂成這冬蔭湯底的主要材料,香甜酸辣,濃厚馥郁亦有清新味道。

材料:

  • 南涌冬蔭湯材料包(檸檬葉4片、指天椒4條、香茅1條@4段、南薑1小塊)
  • 竹頭下茄子 3條
  • 小樹自家酸豆角 3條(可免,改用蕃茄也可,但不當造)
  • 香菇札肉  4片(如素者可免,或改用秀珍菇)
  • 紅葱頭 2粒
  • 結青種的青檸 半粒
  • 椰糖 8-10克
  • 椰漿 150毫升/盒
  • 水     200毫升

做法:

  1. 備料—茄子滾刀切,放入鹽水,防氧化
  2. 備料—香茅切細段,南薑切片,均拍扁出味;紅葱頭切片;指天椒切粒/也可原隻不切
  3. 備料—酸豆角切粒;香菇札肉切片
  4. 備一個鍋,中火,加入食油至出微煙,加入紅葱頭炒香
  5. 再南薑、香茅、指天椒(一半),炒香
  6. 加入酸豆角、茄子,輕輕炒一炒,再拌入椰漿
  7. 微滾後加入輕輕揉搓過的檸檬葉、椰糖、水、香菇札肉,上蓋慢火煮10分鐘
  8. 大滾關火,將半個青檸榨汁拌入湯,撒上餘下的指天椒粒,完成

如想買【南涌冬蔭湯材料包】,歡迎聯絡「南涌活耕建養地協會」fb/ig或直接找小樹喔。

【學農手記】茄子教我的事

【學農手記】田是食物之源,是植物與百物存活之地,是農夫的修煉場。此欄為新手農夫的耕作手記,附農耕知識101。


農夫 / 小玉
南涌竹頭下耕作的學習者。非暴力溝通、Internal Family System Therapy內在家庭系統的實踐者,持續探索社會轉型所需的意識和技巧,為土地、人心和社會帶來希望。


大概種茄子是重要的。

比如是種了茄子才開始明白,什麼叫收獲。

播種,然後有所收獲,不是沒有經歷過。茄子的收獲深刻是因為,2020年夏天,TV因着農耕班來了南涌竹頭下,便領着我和brian以建立農場的眼光重新規劃和執整了竹頭下。

那個夏天,打草、開壢、挖水坑、搭建工具棚、砌木平台、修圍欄,全新的手工和勞動經驗一浪緊接一浪。在這熱浪裏, 培苗又是另一重山。因為當時竹頭下的土壤仍未有養護,整體較黏實,種子易缺氧,落了苗盤頭也不出,且萬試萬靈。

因此,當茄子真的在壢上壯大、主幹開叉、開第一朵花、認識了吃葉吃果的廿八星瓢蟲、結果、到最終剪下瓜柄,光滑的紫茄握在手上,閃亮亮的,叫人受寵若驚。

茄子可是竹頭下重新規劃後第一種成功長大的作物。還記得在樹屋(我們對小樹屋企之稱)廊前,尷尬地棒着,用手機慶祝了一番。

又比如耕種的節奏以及一些基本工夫也是從茄子身上學會的。

一是淋水。TV來了竹頭下,首個著手的是農田的水系統。竹頭下水壓偏小,水喉出水的水花不夠幼細,加上我們新手握喉時不懂得避開幼苗,這影響了作物順利生長。TV當時決定用水坑蓄水的方式暫時應對水壓問題。水坑田放水對水壓要求不高,壢也容易保水,再加上用水勺潑水,壢面也能保持濕潤,而TV第一次示範用水勺淋水的作物,便是茄子。

還記得我追問了一條簡單得可笑的問題:「點先知道水淋夠了?」

TV:「茄子會話你知的。你睇佢,依家就未夠。佢仲可以要好多。」

二是追肥。追加肥料的學問,原來除了要熟悉作物不同的生長階段、懂得觀察其狀態變化,也要學會等待。茄子幼苗定植後,頭一星期呈弱勢,我記得當時拿不定主意這是否代表要追肥。TV在行田時的判斷是,多給茄子一星期吧。客觀原因是因為壢上先前堆了肥,就算肥力不多,仍有未用盡的基肥。同時我明白到的是,這種等待也是基於信任。反過來說,追肥與否背後其實是焦慮,是對泥土、對作物的不信任;當將資源的匱乏感與恐懼投射到作物身上,才會經常認為泥土肥力不足、作物營養不夠。也正是這樣的匱乏感才能養成依賴快速見效的肥料消費。因此若對養土有認知,對作物的生命有信任,追肥便只是一種基於觀察,知道作物有生長的需要以及農夫的生計考量而做的事,不再是基於心上說不清楚的焦急。

2021年夏,即使有了去年的基礎,也是不容易的。夏的暑熱、多雨和多會議,消耗了緊隨茄子生長節奏的意志。慶幸最後趕及追肥上泥,茄子重拾了長勢,結果不少。後來追加了兩壢茄,定植一週後及時追肥上泥,這次追肥時機拿捏得較好,茄子長得張揚高大,果色較鮮艷,蟲口較少,但結果的量不多。

8至9月茄子豐收,雖然整體較去年短和幼,食評還是稱讚其甜味,一般作海棉吸汁入味的食材,竟有了鮮明的茄子風味。還有個發現是,原來我很害怕每日打開雪櫃都能看見它。可見,茄子仍是教人學習的對象。

 

【#耕作知識101】 之「水坑田」

水坑田,是新界傳統農田的人文風景,亦為香港小農常見的灌溉操作。即把土壢旁的泥土掘深成坑道儲水,農夫平日便用水勺盛水,邊行邊將水均勻地潑灑於作物上。據朱耀光在《種植香港:立秋》所記,二次世界大戰後,南海菜農到馬屎埔落腳,就將水坑田的種菜方式帶來了新界平原。在缺電的年代,這方式省卻了抽水的功夫,也得以利用生物留在坑水的養份滋養菜田。

水或沿自河溪,或地下,經引水道疾走入農田,都仰賴田附近的水資源。可是當新界愈多河道被整治成渠、濕地被破壞,水少了,農田灌溉既受影響,水坑田養育的小生物如淡水蜆、生坑魚、蟛蜞等,亦愈發罕見。

南涌自家製造:燉土檸檬

圖、文/伽熺,編/倩玉

這年秋天趁著疫情稍為緩和,很多友好來了南涌親親田,親親自己。有一種農作物,出場時總有朋友疑惑它是什麼,它怎樣食?實情識佢就係寶,唔識就係草——它是土檸檬」。

土檸檬,成熟時蜜黃的果子香氣濃烈,味甘帶澀,適合入饌或加工用,特別受烘焙愛好者歡迎。果實有大也有小,小的如市面一般檸檬可握在手心,大的可以粗如手瓜;表皮粗糙,凹凸不平,有時附着半透明的結晶,是遭蟲鳥叮咬後自行癒合的疤痕,是生命力的跡象。雖然它其貌不揚,切開看看嗅嗅,卻是清新怡人的氣息。

協會裏有很多擅長做農產加工的伙伴,今日小記跟隨其中一個伙伴——靜怡的腳步,一探土檸檬的採摘和加工過程。

原來土檸檬的樹身滿是刺,收割時需要小心翼翼地提防。

定睛一看,青綠色葉間竟然還有黛紫色的嫩檸檬——黃黃紫紫明明是色環 (colour wheel) 裡分列兩端的對比色,竟然在一顆果實的生長過程裏並存!好神奇!


靜怡今次希望做燉檸檬,最適合秋風起時沖一杯,潤潤喉。製作的過程不算很繁複,但需要用心,和有足夠的耐性。靜怡先用鹽搓土檸檬的表皮,微微出水後可以去掉部份苦澀味,然後逐顆剖開,細心刮去白皮層,最後和着準備好的冰糖、陳皮,連續燉煮十數小時。

燉煮好的土檸檬色澤沉厚温潤,利咽潤燥,沒有很愉悅的甜,但有獨特的甘香澀味,讓你放心舒口氣。

「土檸檬?咩來架食得架?」下次講起檸檬,希望你會聯想到另一種「港產檸檬」,記起新界至北的南涌有這粗獷樸素的黃色果子。

女農結青和她的山檸柑

文/倩玉  圖/食農小組

行山愛好者很多都知道衞奕信徑第十段,見過風光明媚的海灣和紅樹林,也到訪過鹿頸的茶座;但可能未必注意到,郊遊徑兩旁長得比人還高的野草後面,有零星散佈的農田和果園。女農結青的農園便是隱匿野外的其中一個,位處較上遊的位置,是南涌河轉入平地後首先接觸到的農園。

結青的農園靠近野外,水源潔淨,泥土有天然沖積的礦物和有機物,得天獨厚之餘,也同時需要面對野外給予的挑戰。夏天山洪暴發時,結青的農場首當其衝,部份作物和農園的建造物會給推倒。還有野豬頻繁光顧,把作物翻倒。(1)但結青總會看到事情的另一面。洪水破壞農園,但也為她把雜草壓成卜大可以徒步走過的平原;野豬在果園裏亂翻,她便觀察野豬的習慣,發現野豬比較喜歡摷打草後開揚的地方,於是她保留雜草。結青的種植像是與野外的一段綿長對話,以年計地聆聽大自然的變化,觀察變化中恆定的規律,然後調整自身,找尋與野外相互適應的種植的姿態。

種植果樹,是她與自然對話的一種形式:「希望盡量善用環境資源去養土,盡最大的努力不讓泥土裸露,覆蓋物會用樹枝、樹皮,還有很重要的是果樹本身的落果。除了自然落果,留一些不售賣,或者加工過程的果頭果尾,只要不是病果和蟲源的爛果,都可以放回田裏,循環後又形成了新的養份。源源不斷。用這種方法去養土也養樹,把樹養成能夠自己去適應環境,自己刺激自己去生長,去建立抵抗力,而未必會給予很多外部的輔助。用比較野化的方式,看看這棵能夠呈現多少。」

山檸柑是結青的農園裏,與野外互動的一份成果。故事要由數年前遠在廣西南丹,奇石崢嶸的山區開始說起。那時候結青跟廣西南丹的白褲瑤人學習種米,某天她跟村民到山上走,發現山上有些樹結出像是但又不完全是檸檬的果實。結青與村民研究如何應用這些果實,漸漸取得成果,而當結青返回香港,也輾轉開始開始在南涌試種。廣西的物種來到廣東的地方,需要與新認識的地景風土對話,需結青自身也需要再度適應,聆聽並了解新土地的習性。一年、兩年、三年,樹苗漸長成兩至三米高的果樹,至第五年,終於結滿累累果實。結青為這些來自遠方而又落地生根了的果子,取名「山檸柑」—- 為紀念其故鄉壯麗的山區,而其性味香之餘偏酸,有檸檬的特性,但果肉呈瓣狀,又應與柑橘同科。

要說到山檸柑的食用,結青認為最好的方法是沖水飲。為方便保存,也可以造蜜餞,或者風乾、造醬、入蛋糕和麵包,靈活多樣。甚至加進茶裏,也會因應茶種的帶出微妙的味覺層次。如果說山檸柑的身世來自山區野外,滿肚子酸澀而且外表平凡,那也同時是山檸柑最突出的長處。完全順應天然的生長環境,令山檸柑凹凸不平的表皮不會積存化學物質,不似巿面上的檸檬或柑,積存了厚厚一層反光臘,大力刷洗幾遍也不見得可以安心食用。


在南涌結緣相聚的食農加工伙伴們。今年山檸柑收成不俗,伙伴們舉辦共學聚會,一同探索加工方法。

————

本地烘焙品牌「烘桌文化」將結青的山檸柑放進蛋糕,最近還在明報週刊上報了呢:https://www.mpweekly.com/culture/madeinhongkong-%e5%b1%b1%e6%aa%b8%e6%9f%91-%e5%8d%97%e6%b6%8c-166789?&fbclid=IwAR1Vq1cQvt4FuUb0P010YBCZZxiNbB09dUJQbiIyKTSoz4uY1PaMnn6TgmY

文學雜誌《字花》也訪問了結青,從農田的物事說起,談種植以至種植背後的社會想像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leursdeslettres


註(1):洪水也會帶來行山人士遺下的垃圾,例如膠袋、膠樽,也見過衞生棉。各人行山時請注意不要遺下垃圾啊!

熱情如火的7月農務日

        一如以往,每月的最後一個週日是農場公開的農務日。7月來到最後一天,20位來自城市的朋友大清早浩浩蕩蕩地來到農場,幫了農夫一天的忙。
        她們學了火龍果的有趣生長知識,除去田裡的草,又剧了野樹的枝,過程滿有樂趣。她們當中有除草的忠實粉絲,也有鋸樹的初哥。
        我一邊除草一邊問:「你們不怕熱的嗎?為甚麼天氣這麼熱仍會過來農場幫忙?」活潑的義工回答:「其實在城市裡,平日感到最熱的時候,是從室內有冷氣地方步出街道的一刻開始。而在田裡,身體會慢慢適應高溫,因此並不會有熱得很難受的感覺。」這位義工說得真對,我們的身體原本便能承受夏日30度的天氣。只是發明了冷氣以後,讓城市人養成了沒有冷氣便活不了的習慣。再加上,田裡間中會送來陣陣微風,這時候,人會自然大叫:「嘩!好舒服呀。」當然,稍時的休息和喝水也是很重要的。


       我見到有義工很投入地割樹枝。義工說:「如果割樹的工具再鋒利一點,我們很願意常常來呢!」這位義工似乎愛上了這任務。哈!
        義工臨離開前,我又問:「8月份也會很炎熱,你們還會來嗎?」有人又問:「7月都願意來了,8月也不會例外。」我聽後,大笑了出來。
        義工們一次又一次的到訪,我感到她們也一點一點的喜歡上美麗的南涌,迷上何叔叔煮的飯,愛上了強記士多的雪條。這樣的每月一日出走城市是義工們放鬆減壓的好時光,他們一點一滴地建設,令南涌的農田風光更有朝氣!

作者:劉巧蘭

七月份活動

活動詳情

71遊行—參加“社會經濟一條街”擺街站

協會今年繼續在71遊行中,參加“社會經濟一條街”擺街站,以南涌的蘆葦做成蘆葦筆,套上我們的口號,例如“農地農用”,“沒有農業,哪有本土”、“養人先養地”、“身土不二”、“營造生態家園”等派給遊行人士,以表達我們的訴求。

當天也會有兩位會員(楊寶熙、陳順馨)捐出她們自己的書籍,并親筆簽名,為協會今年額外的基建開支籌款,希望大家來打氣、支持!

我們的攤檔仍然會在軒尼斯道官小附近,歡迎會員及友好來幫手,時間為下午1時半(準備攤檔)至遊行結束為止。請聯繫負責人蒲公英:62340817。

南涌農場水務工程勞動日—征集義工幫手

南涌前些時間獲得一些資助,用水喉將山水重新引進農田,以方便各農友灌溉農作物。現在還有一段水喉需要鋪設,希望找到義工幫手,主要是合力搬運預備好的材料到指定的地方,讓農友輝哥鋪設。

日期:2016年7月3日(周日)
時間:上午10時至12時半(可以在農場吃午餐)
地點:南涌農場
報名:電郵:peacenamchung@gmail.com
電話:95401429

六月份活動

活動詳情

1. 6月份農務日—不怕熱就來吧!

不怕熱就來呵!

日期:2016年6月26日(周日)
工作時間:上午:9.30-12.30
下午:2.00-5.00
(全日工作者可以在南涌午餐,由協會準備,每人30元;也可以半天工作)
報名日期:6月24日(周五)之前
報名方法:電話:95401429
電郵:peacenamchung@gmail.com
(請注明多少人来,工作半天或一天,是否吃中午飯)

2. 台灣科技農夫陳幸延來訪南涌

陳幸延來訪

陳辛延是近年在台灣備受關注的年輕農夫。他讀科技資訊出身,卻返鄉務農,以其科技才能及開源精神,用二手材料自製小型農具,為傳統農事注入新思維,也為自己找到“過生活的方式”。他做過電動割草機、天氣盒、稻田水閘門等。這個月他來香港參展,順道來探訪我們,歡迎大家來跟他交流!
有關他的介紹,請看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id/39873

日期:2016年6月27日(週一)
時間:下午3-5時
地點:南涌活動平台
報名:電郵peacenamchung@gmail.com
註明姓名、所屬團體(如有)、出席人數。

南涌種米交流小組

「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,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」

這是出自古人李紳的《憫農》。

去年,何叔叔到日本參與大地藝術祭種植珍珠米,回港後一直念念不忘親自種植的珍珠米,直至珍珠米收成歸來,親嚐之下,倍感思念。
因此,他決定把握南涌這人傑地靈之地,開展南涌種米交流小組,以恢復南涌稻田風光,共同經歷收成之喜,重拾自家米的美好。
廣邀有心有力有氣魄之士,一起參與這項計劃!

【活動詳情】

5月21日 簡介會及培苗
5 月25-26日 除草
5月28-29日 犁田
6月1-2日 耙草頭
6月4-5日 放水,浸田,平田
6月中 除草
6月底 插秧
7月中除新草,起雀網
9月初 收割,打穀,曬穀

**每星期須出席最少兩天,可選擇星期三,四,星期六或日
**勞動收益分配:稻米收成將由協會及所有米組組員對分,唯組員必須達到80% 的出席率。

時間|每星期耕作12小時(共2天)
地點|粉嶺南涌活耕建養地協會
導師|南涌何叔叔
名額|15人(額滿即止)
費用|非會員$1000/位 會員$800/位

報名|請按此

南涌種米交流小組--源起故事篇

 

2016 Daphne的實習分享

edm11n從粉嶺火車站轉乘十六座小巴,途經新舊式村屋和建設中的高架公路,小巴右拐駛入鹿頸路後不久,沙頭角海面波光粼粼,配以一片藍天白雲,總會讓同車的行山客驚嘆連連。活耕建養地協會位處於這麼一個天地靈氣結集之地,叫來過的人很難不對她一見鍾情。

去年從日本歸國後不久,機緣巧合之下來到南涌。我由一個一星期進去一次的義工,搖身一變成幾星期也不願回市區一次的實習生,我非常感謝讓這一切事情能如願發生的天與地﹑神與人,尤其是我在南涌期間遇到的每一位同路人。在我找到種田作為人生目標之後,曾有不少好心人告誡過我:「在香港搞農業冇出路」。經過一年的實踐,我發現他們說的一點也不錯,在香港搞農業真是沒有出路。執筆之時馬屎埔正處於收地抗爭的水深火熱之中,發展趨勢勢必蔓延至新界東北;即使沒有收地燃眉之急的新界西北,不少正默默養地護土的耕作人仍要面對農地租金攀升的壓力。我從來不相信農業的出路會在政府提倡的農業園,即使面對未來有很多未知與不安,在捍衛本土農業這條路上,我們並不孤單。

有不少在十多年前已洞察有機耕種之於土地重要性的先達,他們為後一輩累積了豐富的知識及人生經驗。南涌駐場農夫何叔叔便是其中一位,假若我或其他實習生遇上瓶頸或難題,何叔叔總是非常樂意停下手頭上的工作,或放下拿著的啤酒,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為我們釋疑。實習生的農務老師其實不止何叔叔一人,於南涌租地自耕的數位農友各有不同的種植方式,不論農忙或農閑時,我們都愛到處串門子,了解不同農友的耕作理念及方法。感謝這群熱愛土地的養地人,以各自的方式與我一同走過這些日子。

在南涌當實習生的這一年,算是我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。有別於在日本WWOOF(到農家換宿)的經驗,我更願意跟隨自己的直覺行事,選擇一條與別不同的阡陌之路,學習放下城市人的身段順應自然的巧妙安排,實踐以保育土地為種植目的,並以無償分享為最大的收穫。雖然我的實習經已告一段落,正如老農夫將守護土地的責任傳承給年輕農夫一般,我藉此將接力棒交到下一位實習生手上,期許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藍天。

Daph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