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建小輯】之二
口述/ 樂
整理/ 吳芷寧
自然建築,若歸進專業建築界別的討論,可算是「綠色建築」或「環境友善的建築」這大範疇的其中一種進路。那廣義而言,綠色建築還包括什麼了呢?
所謂綠色建築有多種說法,政府、學府、業界也有各自的定義,在此不贅。 此文則嘗試介紹不同達致環境友善的方法,以綜覽綠色建築這領域的面貌。也好幫助我們看見南涌在嘗試實踐的「自然建築」,屬於怎樣的更闊大的領域。
先由建築物建造過程的尾端開始談起。
一、後期安裝的「主動式系統」
在建築物建成之後,後期再在大廈裡安裝節能、節水等電力及機械設備,提高能源效益,算是相對較低門檻的綠色建築。另亦可安裝太陽能、風能等再生能源的設置。香港政府在2019年推出「上網電價」計劃,支持村屋、住宅、工商大廈、學校等場地申請太陽能板裝置,算是這類別。喜歡用回收的舊零件製作太陽能電器的陳榮禮(Eddie)(亦是香港電器及電子設備回收協會副主席副會長),近年幫忙在南涌安裝了兩組太陽能系統來發電,也屬此類。
二、前期介入的「被動式設計」
較進取、門檻亦較高的做法,是在建築物的設計階段已做規劃。如預先設計大樓或房子座向、設置對流窗、選用隔熱的建築材料、以玻璃幕牆來採日光,來達致冬暖夏涼、通風、恆溫、採光等效果。這進路既講求節能,亦重視設計出舒適的居住環境,如在炎夏避免焗促悶熱,讓人更通風涼快,變相減低用冷氣的能源需求。
相關的國際認證如有德國的「被動式房屋」(Passive house/ Passivhaus)認證。惟若要換取認證,建築商需另外花功夫計算出設計的具體功效,如成功調低了室內空間五度,成本較大,在香港較少見。九龍灣的「零碳天地」算是這類,惟其功能僅是技術展示,供人參觀。
三、再退後一步關注建築物的「生命週期」(life cycle)
更環境友善的建築,除了關注所其耗能源、設計,更會評估其使用物料的「生命週期」,關注建築物的建造過程。
一般而言,現代社會的產品,包括一棟建築物,大多經歷「資源汲取(take)-製造(make)-丟棄(waste)」的直線式經濟。換言之,最後總會製造出垃圾。如一棟大廈拆卸後,便遺下大量鋼筋石屎,得用上幾百年時間來分解。惟其實大自然本無垃圾,枯葉和果實掉落,很快便回歸土地變成養份,不浪費,那是一個循環復始的環形系統。
二十世紀初,美國建築師William McDonough及德國化學家Michael Braungart提出了「搖籃到搖籃( Cradle to cradle/C2C )」的哲學,便是想在產品設計時,學習大自然這套循環系統。是以他們倡導,盡量使用可分解的原料,或者使用可以再升級回收的原料,日後製成新的產品。另有較低門檻的「Cradle to gate」原則,關注點是由原材料開採到材料離開工廠,而不涉及拆卸之後。
將C2C理念放進建築界,則可以是以泥、沙、石、木、竹為建築材料。用這些自然建材,除了廢置後可快速分解,其他好處還包括它們較容易在本地發掘到,不必長途運輸,只是發掘過程需要動用機器;部份亦不似金屬、鋼鐵、玻璃,甚至不用再經燒製。換言之,其「隱含能源」亦通常較低,可減少碳足跡。別以為這些自然建材是落伍玩意、「好唔穩陣」,泥土如今在瑞士和德國便已被納入成合法建築材科,意即不用額外加英泥或石屎,已可合法建成結構穩定的建築。而在台灣,以木來建設鄉郊平房早已不足為奇,惟近年更開始在市區以木建成多層樓宇,可見人們愈發肯定木材的可靠程度。
把C2C的想像推闊一點,便是「循環經濟」(Circle Economy)的概念了。即除了盡用當地「物料」,物料最後亦可返回當地的循環系統,更可思考「人」的循環,讓勞工不必外判到遠方或第三世界國家,賺回來的錢亦可回饋當地,整個本地經濟圈自給自足。此可謂一種對全球化有深切反思的想像。
四、近十年新興的「Wellness Architecture」
相關的評估進路,還有近十年內在英美初成風尚、其機制仍待發展的Wellness Architecture。其認證機制「WELL Building Standard」評估的,是人在建築物中的身心靈健康(wellness)和幸福感,也關注建築物的建造過程和物料本身有多環境友善。其衡量標準包括空氣、水、光、營養(nourishment)、健康(fitness)、舒適(comfort)、心靈(mind)。這機制以科學研究為依據,亦可謂跟整個關注身心靈健康、重視整全的文化風潮相合。這類建築物傾向採用自然物料為部份建材,惟有時亦不一定。
惟認證制度的限制是,它未必能處理結構性的問題。香港某地產商在英皇道的商業項目,亦有獲得美國Green Business Certification Inc.頒發的WELL建築金級認證。
五、最符合永續原則的「生態建築」、「自然建築」
至於最符合永續原則的建築,不只關顧建築物自身有多節能、減排,更會關顧到這些建築物和環境的關係,乃至與人的關係。這類建築,既有整棟建築都採用自然物料,亦有較低門檻的,混合石屎、金屬來建造,但整體而言都有意識要照顧本身的地貌和生境,而不是將原有生境剷平,建屋後再外加自然物為綠色裝飾。這兩者分別很大。
此中例子,而是規模大、投入資源多的,如有台灣的「半畝塘」低密度屋苑。設計者持「在都市造山,在里山造村」理念,屋苑佈局中多見樹及水池,甚至會找來生態學者做生態復育。
惟建築方再花心思,若建築是供給市場的商品,也有機會呈現為以綠色品味為招徠的低密度豪宅。此為「生態建築」未必能處理之範圍。至於「自然建築」,上承美國六七十年代的自然建築運動(natural building movement)精神,則較多強調簡樸生活,建築物多選用自然物料,就地取材、結合傳統技術,而建造者及居住者,都較有意識在生活上關顧環境。這類建築的技術及金錢成本較低,部份強調社群參與、去專業化,較容易出現在鄉村,常見於世界各地的生態村,部份帶教育與運動色彩。阿樂在南涌的實踐,算是這進路。
***
「多元的地球,需要多元的解決方案」。記得討論綠色建築一書《The Materials Book》裡曾寫到這句。由務實的微小改革,到帶理想主義色彩的想像,各有所長,或者不必輕易偏廢,或者會較易看到「希望」之苗頭所在。
惟理念再進步的硬件與技術,始終需要人們思維意識的配合、生活模式的配合。同樣理念良好的認證制度,一如有機菜認證制度常被農夫咎病的原因一樣,總是魔鬼在繁瑣細節,初心容易被扭曲。在香港地,現時誰被剝奪於宜居的、可滋養身心靈健康的居所之外?綠色認證制度在市場的巨力下又會否容易變質,淪為華麗美奐的裝飾與公關工程;或者變相鼓勵持續研發和消費新的環保產品,用以圖利,卻不關注舊的電器如何,愈發遠離可持續生活的本意?這些都是無比重要之事,但那就是另一課題囉。